黄方

黄方,男,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78年5月出生于湖北孝感,2012年获得“孙贤鉥”奖,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获得第13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中文名:黄方
  • 学位/学历:博士
  • 出生年月:1978.5
  • 职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额巴纳-香槟分校(UIUC)
  • 主要成就:第13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目录

个人经历

2002年8月-2007年12月 伊利诺伊大学额巴纳-香槟分校(UIUC),地质系,火成岩岩石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Studies of magmatism by trace element partitioning between clinopyroxene and melt, U-series disequilibria in lavas from subduction zones, and non-traditional stable isotopes. 

1999年9月-2002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硕士。

1994年9月-1999年7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学士。


2011年3月-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2009年1月-2011年2月, 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 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所 (IGP, ETH), 博士后。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伊利诺伊大学额巴纳-香槟分校(UIUC)地质系博士后。

研究方向

1.建立基于MC-ICP-MS的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方法。

2.结合分析技术、实验岩石学和理论计算来研究金属稳定同位素(例如Li、Mg、Ca、Fe、V、Ba等等)在高温和低温下的分馏和应用。

3.通过实验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各圈层的形成、演化和相互作用。利用高温高压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元素研究在流体、熔体和矿物间的分配系数。

4.精确测量铀系不平衡,并以此来研究众多地质过程和它们的时间尺度。


所获荣誉

2013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获第14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2012年获孙贤鉥奖



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实验岩石学、铀系不平衡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微量元素在矿物-熔体间分配系数的实验测定、俯冲带岩浆作用的过程和时间尺度和金属稳定同位素在高温下的分馏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的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26 篇,其中五年来在Nature,GCA,Geology,Chemical Ge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2篇(含Nature和Lithos评论文章各一篇),国内SCI刊物发表第一作者文章2篇,在GCA、EPSL、GRL等刊物上发表共同作者文章7篇。近5年的第一作者论文和摘要已经被包括Nature、Science和Nature Geoscience在内的SCI 刊物正面他引132次。


主要的成就:

  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建立高精度镁同位素分析方法,精确测定了一系列全岩和矿物标准样品的镁同位素组成;观察到硅酸岩岩浆在温度梯度下的热迁移作用(Soret效应)可以产生铁镁同位素分馏和主微量元素分异,据此提出一种新的岩浆演化机制,开辟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新方向。发现Soret扩散实验中的镁铁钙同位素分馏的尺度由温度差异决定,而和体系的化学组成和总温度无关,用地球化学方法为研究Soret效应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Mg同位素在石榴子石、辉石和橄榄石之间的分馏系数。

  2. 岛弧岩浆岩的铀系不平衡研究:通过综合考虑全球岛弧岩浆岩的铀系不平衡和其它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岩浆演化和部分熔融的模型,提出俯冲流体加入地幔楔不是造成岛弧岩浆岩的铀系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相反,俯冲带的铀系不平衡是较长时间尺度下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生的,其后在地壳深度受到岩浆演化的影响,其时间尺度远远超过目前公认的几千年。这一结论可能改变过去近20年间国际上公认的俯冲带岩浆快速产生和喷发的观点。

  3. 微量元素分配系数的实验测定:发现微量元素在单斜辉石和高聚合的硅酸盐熔体之间的分配明显受熔体成分影响,提出钙离子对一二价离子比值可用来补充描述硅酸盐熔体结构。这一新的参数对理解替代熔体中钙离子位置的元素(例如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有重要意义。

  4. 大陆岩石圈的演化:发现华北和大别中生代基性岩浆岩的源区含有再循环的陆壳物质,首次提出只有Pb同位素才是鉴别再循环物质来自扬子板块还是华北陆壳的最好判据。发现华北东部和大别苏鲁造山带存在一条沿着郯庐断裂分布的高镁埃达克岩带。发现干的基性下地壳产生的高硅熔体有限,因此应用含水玄武岩熔融实验的结果到大陆克拉通下地壳的岩浆作用和演化时要小心。


教学经历

2014年春季学期,中国科大,《科学与社会》, 教学评分4.9/5.0,全校排名141/1035。

2012-2014年春季学期,中国科大,地球化学本科生,《地球化学》。

2013年教学评估得分4.91/5,全校排名111/865。

2012教学评估得分5/5,全校排名2/497;2013年教学评估得分4.88/5,全校排名183/817;

2012年秋季学期,中国科大,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系研究生讲座课程,《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

2011年秋季学期,中国科大,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系研究生讲座课程,《地球的物理和化学》。

2006年秋季学期, UIUC地质系, Planet Earth, 实验部分。

2006,2005年春季学期, UIUC地质系, Petrology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s, 实验部分。

2004年秋季学期, UIUC地质系, Introduction of Geophysics, 实验部分。

2000年春季学期, 中国科大, 地空系, 硅酸盐岩石全岩分析, 实验部分。



社会服务

曾担任Nature Geoscience、GCA、EPSL、Geology、Chem Geol、CMP、Litho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标签

同义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