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建设
    钱学森: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科建设。
  • 邓小平与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由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批准成立。邓小平对中国科大更是寄予厚望,在治国之隙,还关注着中国科大的发展,为学校发展做出指导。
  • 建校背景
    20世纪50年代,正值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生长期,科技进步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全新景象。然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从高等学校分配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科
  • 南迁之路
  • 重新崛起
    1976年10月“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中国科大经历了迁校合肥和为生存奋斗的困难时期后,中国科学院于1977年8月5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大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科大既要成为教学中心,又要成为科研中心,制订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改革措施。
  • 第一届少年班
    1974年5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撰写一份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给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
  • 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1958年中国科大的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赵九章,首次提出创建研究生院的想法并得以在中国科大实施,开辟了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 三大工程
    “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
  • 首次开学典礼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郭沫若作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的致辞,聂荣臻副总理作题为《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的讲话。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以《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为题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科大的诞生。
  • 首页
  • 词条
  • 分类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