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建有我国第一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简称“合肥光源”)。其主体设备是一台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300mA的电子储存环,用一台能量8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注入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一期工程1984年11月20日破土动工,1989年建成出光,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总投资8,040万元人民币。1999年国家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进行国家同步辐射实

  • 中文名: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 英文名:Nation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Laboratory(NSRL)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
  • 动工日期:1984年11月20日
  • 级别:国家级实验室
  • 现任领导:田扬超(党委书记)、陆亚林(主任)
目录

NSRL简介

      同步辐射是一种强度大、亮度高、频谱连续、方向性及偏振性好、有脉冲时间结构和洁净真空环境的优异的新型光源,可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保护、计量科学、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众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西校园,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建有我国第一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简称“合肥光源”)。其主体设备是一台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300mA的电子储存环,用一台能量8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注入器。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一期工程1984年11月20日破土动工,1989年建成出光,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总投资8,040万元人民币。1999年国家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进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2004年12月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在过去20多年的开放过程中,合肥光源坚持稳定运行、优质开放的原则,为我国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学、化学、能源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实验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0-2014年,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共同支持下,合肥光源进行重大升级改造。重大升级改造完成后,储存环束流发散度显著降低,光源稳定性明显改善,接近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水平;合肥光源目前拥有10条光束线及实验站,包括5条插入元件线站,分别为燃烧、软X射线成像、催化与表面科学、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光束线和实验站;以及5条弯铁线站,分别为红外谱学和显微成像、质谱、计量、光电子能谱、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光束线和实验站。

历史进程

      同步辐射是一种强度大、亮度高、频谱连续、方向性及偏振性好、有脉冲时间结构和洁净真空环境的优异的新型光源,可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保护、计量科学、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众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西校园,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建有我国第一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简称“合肥光源”)。其主体设备是一台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300mA的电子储存环,用一台能量8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注入器。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一期工程1984年11月20日破土动工,1989年建成出光,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总投资8,040万元人民币。1999年国家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进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2004年12月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在过去20多年的开放过程中,合肥光源坚持稳定运行、优质开放的原则,为我国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学、化学、能源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实验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0-2014年,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共同支持下,合肥光源进行重大升级改造。重大升级改造完成后,储存环束流发散度显著降低,光源稳定性明显改善,接近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水平;合肥光源目前拥有10条光束线及实验站,包括5条插入元件线站,分别为燃烧、软X射线成像、催化与表面科学、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光束线和实验站;以及5条弯铁线站,分别为红外谱学和显微成像、质谱、计量、光电子能谱、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光束线和实验站。

校园相关

W020141014331802581300.jpg

标签

同义词

  • NSRL
  • 同步辐射实验室
  • 合肥光源

相关词条